“我们现在有40余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,年销售额近1亿元。”谈起成果,湖北尚赛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穆广园很高兴。
穆广园的博士研究方向是OLED高纯发光材料,他一直想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中。“当时科技成果转化审批至少要一年半,并且过程复杂。”穆广园说,由于没有资源和人脉,也不懂政策,起初的发展很困难。
得知穆广园的困难,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伸出援手。他们不仅找投资,申请转化,还帮忙衔接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。2016年,穆广园正式成立公司。“我们已经可以生产两到三个OLED屏生产线所需的发光材料,成了许多OLED屏幕生产企业的材料供应商。”穆广园说。
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,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遇到不少类似的案例。
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,再到产业化,需要解决技术、资金、配套企业等各种问题。”武汉光电工研院负责人韩道说,他们一方面整合科研团队的创新资源,将基础研究成果中离应用最近的部分推向市场,另一方面也将市场的前沿需求反馈给研究团队,开展精准孵化。创新成果与市场越来越近。目前,武汉光电工研院已形成“科研人员创新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—成果产业化—实体经济发展—再创新”的闭环发展模式,培育了130多家企业。
“5年来,越来越多的政策鼓励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。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、高等院校,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,可以自主决定转让、许可或者作价投资,除涉及国家秘密、国家安全外,不需审批或者备案。大家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、速度和成效都有很大提升。”韩道说,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解决配套产业短缺问题,让科研成果不仅能够转得出,还能留得下。
新闻来源:人民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