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5日,在由36氪举办的WISE2021“万物生长”未来消费峰会上,福禄网络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赵笔浩发表了题为《数字商品是未来消费的最大确定性》的主旨演讲。
同时,公司投资企业福禄网络也荣获了36氪“WISE2021新经济之王——年度硬核企业”。
“就像我们已经习惯了线上买电影票、交话费、看视频……随着万物数字化趋势的到来,数字商品将是未来消费的最大确定性。”
赵笔浩称,未来,福禄将会基于“一纵一横”战略,将自己打造为数字消费链路的“智慧中枢”,让整个生态更繁荣、更有想象力。
以下为演讲全文:
大家好,我是福禄网络的联合创始人赵笔浩。在介绍我们公司之前,我想先讲讲我对主题『未来消费』的理解。
中国有个成语叫“以史为鉴”,当我们试图看到10年乃至20年后的消费趋势时,不如先将目光放回到以前。
这些场景想必大家都觉得很陌生了吧,但其实这也就发生在十几年前。
那个时候人们玩游戏还要去网吧或者报刊亭买点卡,交话费是去移动营业厅,听歌要下载然后放到mp3,去看电影的时候只能去电影院线下选座。到今天,这里面有些场景基本上已经消失了。
互联网的发展,让这些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消费场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些变化的本质是线下的消费向线上化转变,实物商品向数字化的方式转变。
我们将这些以数字形式流通的商品称之为数字商品,比如话费、游戏点卡、会员、电子卡券这些,它们可能来自各种行业,但共性是无实物、以数字化形式流通。
福禄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商品及服务提供商,我们作为数字商品流通的枢纽,为上下游提供数字商品交易及增值服务。
我们的上游是数字商品品牌方,包括爱奇艺、腾讯视频、喜马拉雅、百度网盘、QQ音乐等,我们的下游是各种各样的消费场景,包括天猫、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,抖音、快手等直播平台,以及支付宝、银行客户端等超级流量入口。
上下游合作伙伴帮助福禄建立起了规模壁垒,但福禄要做的从来的不是一手进一手出的中间商,而是提供实在价值的服务商。所以一直以来,我们都在朝着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。
我们希望能够作为数字化消费的“智慧中枢”,创造更多生意可能。 以数字商品交易为基础,我们还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增值服务,比如电商代运营、用户运营、权益商城搭建等。
不久前,我们刚上线了一个产品“聚采商城”,这是目前全国首家基于数字商品的集采平台,填补了数字商品企业采购市场的空白。
站在市场头部的位置,我们认为,过去十年人们消费行为的变迁,印证了数字商品将是未来消费的最大确定性。
根据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观察,近几年,数字商品的价值正逐渐显现。一方面是,市场上的数字商品供给量大幅提升。数字商品早期只有游戏点卡、话费,现在则是涵盖了文娱、餐饮、商旅等多个类别,仅我们自己的SKU高达2万2千种。
另一方面,消费者对数字商品的需求大幅提升。BCG报告显示,消费者对知识付费和娱乐服务行业的变化有明显感知,且大多数“愿意支出更多,在乎更好的产品”,这种消费升级的意愿,和对优质内容的需求,推动了整个数字商品消费市场的发展。
在双11期间,我们联合部分上下游打造了一个“全民囤券”的营销活动,有1000多万消费者在这次活动中购买了数字商品,说明确实越来越多消费者在关注这个领域。
这个活动也受到上下游的关注,侧面证明另一件事,就是数字商品是带动用户活跃和留存的重要“切口”。
过去 20 年是流量为王的“获客时代”,现在则是服务至上的“留客时代”。越来越多的平台在构建会员体系、做用户运营。数字商品的特性,让它和消费场景的结合有着天然优势,因此很容易受到平台青睐。
目前,福禄已经服务了1000多家的上游品牌资源和2000多家的下游消费场景。未来我们将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,将我们的“一纵一横”战略进行全面布局与实施。
图片
一纵:连接更多上游品牌方和下游消费场景,将我们自己打造成数字商品服务行业的智慧中枢,实现上下游的共赢。
一横:基于我们已有的能力迭代出新的服务形态,为B、C端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。我们现在已经孵化了企业福利、福禄伙伴、积分应用、用户增长等新的服务形态。
这里我着重讲一下用户增长,在为品牌方服务的过程中,我们察觉到了大家对于用户增长的需求——线上流量的饱和,让低线城市尤其是县级城市成为大家急需抢占的新蓝海。
因此我们这个团队专门去攻坚这个领域,现在已经布局了全国284个县级市,日均单量>100单的城市已达到176个,帮助很多品牌抓住了下沉市场。这种类型的服务也是福禄未来会深耕的领域。
回到前面的主题,在未来,对数字商品的消费一定会随着万物数字化的到来成为大趋势。
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,截止到2021年10月,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万亿元,以5%的年增速计算,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万亿。
那个时候,数字商品渗透率如果能达到5%,这就将是一个2.5万亿规模的市场,约等于8个中国的游戏市场。
中国的数字商品消费尚在发展初期,在座的每一个新消费、新零售的品牌都可以尝试将自己线下的商品、服务,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分发和流通。
就像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在线上买电影票一样,未来我们的消费习惯会如何被数字化改变,而其中又会催生出什么新形态的数字商品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